擁有125年歷史的百年老店Sears終于在本周一在紐約提交了破產保護法案。
作為破產計劃的一部分,西爾斯將在年底前關閉至少142家門店,預計不久將開始清算銷售。如果沒有新資金注入,西爾斯可能無法運轉到圣誕假期。
這家成立于1888年的實體零售連鎖店一度風光無兩,號稱零售業的“祖師爺”,曾是全美雇員數量最大的企業。在美國人心中,Sears就是“百貨公司”的代名詞。
美國零售業的倒閉潮從去年拉開序幕,一年之內約9000商舖關門大吉,50個連鎖品牌申請破產,數字雙雙創新高,媒體形容為“零售末日”。今年情況的情況似乎更差,預計會有超萬家店舖倒閉,超過20個大型零售商破產。
巨頭的25年消亡史
西爾斯曾經有多么輝煌?在上世紀40年代,西爾斯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業,其營業額一度達到美國全國GDP的1%(亞馬遜現在也僅占0.8%,而當時的美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西爾斯達到了巔峰,被認為是世界公認的零售百貨之王,更是商業文明的旗艦。
但從1993年開始,它就走上了下坡路。
百年滄桑的西爾斯在發展過程中,遭受了兩次重大的行業變遷。
第一次是沃爾瑪等倉儲巨頭的興起,以更低的價格吸引顧客。
沃爾瑪構建起了一整套超市的業務模式,在郊區和公路附近開店,以求降低自身的運營成本,采用機動靈活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從而以大量采購不斷降低商品價格,每家平均約占地45000平方尺,經營的商品品種齊全,舉凡一個家庭所需要的物品在這里都能買到,又稱“家庭一次購物”。它的口號“天天平價、始終如一”更是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而同一時代的西爾斯,仍然在依賴以往的成功路徑,在沃爾瑪的供應鏈成本不足3%的時候,設備陳舊,技術落后,使西爾斯的商品儲運費用竟占了總銷售額的8%,從而讓西爾斯從沃爾瑪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西爾斯的第二次重大危機則是亞馬遜等電商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們遠離實體店,習慣了指尖上購物下單的便利。
在零售企業轉投線上購物之時,西爾斯卻反其道行之去做線下,和另一家陷入困境的零售商Kmart合并,組建了西爾斯控股(Sears Holdings)。
西爾斯的管理層錯誤地認為,Kmart和西爾斯合并后,可以通過削減成本、出售表現不佳的店鋪的房地產來扭虧為盈。他們為了省錢竟然放棄了幾乎所有對經營用戶體驗的改善,以至于西爾斯百貨經常出現天花板漏雨、地板塌陷,但是西爾斯的管理層卻以省錢為由不予理會。
“店里的照明非常可怕:有些地方特別亮,有些地方又很暗,幾乎看不清商品的價格。地毯也很臟,電線從天花板上掉下來。貨架上擺滿廉價商品,有些包裝已經破損扭曲。”這是彭博社記者在走訪紐約布魯克林區的一家西爾斯門店時看到的情形。
與此同時,西爾斯還忽視維護旗艦品牌,比如“銷量擔當”的Kenmore電器、Diehard電池和Craftsman工具,都被西爾斯“無情”拋售,試圖尋找接手的買家。“西爾斯的定位已經過時,產品組合也不再充分注重差異化。”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零售業教授赫伯·克萊恩伯格說。
“西爾斯從未實現轉型,從推出購物目錄的傳統零售商轉變為一家在線零售商。在公司陷入惡性循環后,只是靠出售地產給亞馬遜、關閉門店、解雇工人、拋售品牌等方式維持生存。”這是來自《財富》的分析。
積重難返,最終西爾斯已經在這個時代完全喪失了競爭優勢。自2011年以來,西爾斯百貨累計虧損逾110億美元,年銷售額下降近60%。
“黑五”創造者關店忙
天貓“雙11”今年已經是第十年。而美國類似的購物狂歡節“黑色星期五”的創造者梅西百貨,今年可能無心玩出什么花樣了。
從2014年以來,梅西百貨的銷售額就在下降,為了維持利潤,它經歷了幾輪的關閉店和裁員。在2016年8月,梅西宣布要關閉100家門店,關閉的店面占比整體店面的15%。2017年,它至少關閉了68家門店,裁員1萬人。2018年初,它宣布計劃再關閉7家門店,裁員5000人。
梅西百貨傾向于售賣更加大眾化、更廉價的商品。該公司銷售持續下降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百貨商場模式日漸式微、消費者購物模式的轉變、將更多開支放在娛樂、餐飲、旅行等其他方面,減少了對服飾等的消費。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梅西的不幸在于:失去了特色。”
研究公司Luxury Institute首席執行官Milton Pedraza說。“這里擁擠、混亂,服務糟糕。在沃爾瑪和亞馬遜主導的零售世界,梅西的商業模式不再合理了。”
玩具帝國已轟然倒塌
在美國零售史上,玩具反斗城也被稱為“品類殺手”的鼻祖。所謂品類殺手,即一種大型的專業商店,通過低價提供某些產品的全部分類,致使別的零售商很難進行銷售。
全盛時期的玩具反斗城在全球擁有超過700家分店,更是成為了玩具商場的唯一代名詞。
然而,曾經愉快地唱著“我不想長大,我是玩具反斗城一個小孩”(玩具反斗城廣告歌)的許多兒童,在長大成為父母后,發現網上購物方便得多。
這是一名相信是玩具反斗城前員工的Rene Johnpiere在Facebook上分享的玩具反斗城的最后一日。對于陪伴了至少4代美國人的玩具反斗城來說,這真是心碎的最后一天。
在線購物等零售新業態沖擊,去年9月玩具反斗城因負債50億美元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希望獲得融資、實現債務重組,但債權人在今年3月決定以清算資產和提取銷售收入方式彌補損失,不再重組。
2018年6月26日開始,部分玩具反斗城的美國分店進行了最后3天的清倉,店內全部貨品1-2折出售。6月底,其關閉了美國所有店面,導致3萬多名員工失業。
傳統玩具制造商也都感受到了業內的寒冬。
芭比娃娃的生產廠商美泰兒(Mattel),銷售額從2016年駛入下坡路,旗下“芭比”及“費雪玩具(Fisher-Price)”兩大核心產品都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就在7月底,面對銷售下滑以及巨額虧損,美泰公司宣布將裁員超過2200人,接近其非制造雇員的四分之一,作為壓縮成本計劃的一部分,還將出售墨西哥工廠。
在2017年上半年,樂高集團營業額也出現了十年來的首次下滑,幅度達5%,隨后樂高宣布裁員8%,欲向數字化趨勢轉型。
“男生搭積木、女生玩芭比”的傳統玩具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窮人超市”倍感壓力
2008年經濟危機時,美國經歷了消費降級,“一元店”Dollar Tree從中獲得了龐大的商機。因為Dollar Tree商品廉價,得到了很多美國千禧一代的支持。它在2011-2016年的短短五年間擴張了6000家門店。2014年時,它以85億美元收購家多樂(Family Dollar)后,成為北美折扣零售業第一大巨頭。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2017有超過50%的美國人承認到Dollar Tree買東西,經常出入的能占其中70%。
目前,Dollar Tree在全球開設近15000家連鎖店鋪,有趣的是,這其中有84%都開在距離沃爾瑪10分鐘的路程之內。
但是就在半個月前,Dollar Tree董事會緊急發布通知,因為美國大環境變化,造成成本激增,不得不考慮關店計劃。而那些保留下來的店面,也要縮減規模,減少40%-55%的產品數量。
原來Dollar Tree產品便宜,幾乎全部進口產品都是產自中國,或者在中國公司大批量定制生產。另據泰爾西咨詢集團的估算,Dollar Tree有大約42%的商品依靠進口,旗下折扣店Family Dollar的進口商品比例占到23%左右。
此次美國政府大環境變化,造成Dollar Tree產品關稅上漲厲害,進口數量大幅下降,如果不關店可能就要面臨虧損。
貿易戰陰云初現
消費者已經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美國的傳統零售商在忙著轉型續命之時,還不得不面對越來越殘酷的大環境。
受到美中貿易戰,以及美國與墨西哥、加拿大貿易關系緊張的沖擊,沃爾瑪、Target、Gap和百思買等美國零售巨頭的執行長近期開始釋出商品售價上漲將無可避免的訊息。
《時代》雜志報道,新關稅已導致各類消費產品進口成本增加,受影響的美國廠商包括鞋商卡駱馳(Crocs)、耐克公司、蘋果公司和寶堿公司等大品牌。
零售專家分析,自2019年開始美國消費者恐將因關稅問題而面臨更高的產品售價。
(本文由焦點視界focusvision綜合整理,轉載須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