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實在在干制造業,餓不死的。”
根據財政部網站于10月25日發布的公告,共1172項產品的出口退稅率自今天(11月1日)起提升。
其中,
將相紙膠卷、塑料制品、竹地板、草藤編織品、鋼化安全玻璃、燈具等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6%;
將潤滑劑、航空器用輪胎、碳纖維、部分金屬制品等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
將部分農產品、磚、瓦、玻璃纖維等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0%;
取消豆粕出口退稅。
除上述所涉產品外,其余出口產品,
原出口退稅率為15%的,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6%;
原出口退稅率為9%的,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0%;
原出口退稅率為5%的,出口退稅率提高至6%。
這也是繼今年9月份以來,財政部第二次以文件形式對出口退稅率進行大規模的調整。
自美國挑起貿易戰以來,商務部已經多次表示會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可能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最近還有哪些利好政策落地?整理如下:
原產地證書可在“單一窗口”申領!
10月30日,海關總署和中國貿促會聯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貿促會原產地證書申領功能將于11月1日在我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企業申領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
目前,“單一窗口”已實現與25個部委的系統“總對總”對接,提供貨物申報、艙單申報、運輸工具申報、展覽品申報、許可證件申領、原產地證書申領、企業資質辦理、查詢統計、出口退稅、稅費支付、加貿保稅、跨境電商等12大項基本功能,滿足海運、空運、公路等各種口岸類型和特殊監管區、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業務辦理,實現“一點接入、一次提交、一次查驗、一鍵跟蹤、一鍵辦理”,有效降低了通關成本,縮短了通關時間,減輕了企業負擔,受到企業熱烈歡迎。“單一窗口”實行免費申報制度,所有企業通過“單一窗口”申報全部實行免費。
下一步,“單一窗口”建設將從口岸通關領域向國際貿易管理全鏈條延伸,開展與銀行、保險、郵政、民航、鐵路等相關行業的對接。
20條措施護航外貿穩增長
10月13日,國務院印發《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該方案提出20條具體措施,并明確了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多個部門的分工。
工作方案提出的20條措施都是實招,抓住了促進外貿穩定健康發展的“牛鼻子”,核心內容概括來說,就是“減單證、提時效、降成本”。
圍繞減單證,工作方案明確提出,2018年11月1日前需在進出口環節驗核的監管證件減至48種;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況外,2020年底前,監管證件全部實現網上申報、網上辦理。
優流程方面,工作方案指出,深化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推進海關、邊檢、海事一次性聯合檢查。提高進口貨物提前申報比例,非布控查驗貨物抵達口岸后即可放行提離。推進關稅保證保險改革,“先放行后繳稅”。
提時效方面,海關總署介紹,年底前將進口和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在去年基礎上再壓減1/3。
此外,工作方案還強調,嚴格執行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管理制度,未經國務院批準,一律不得新設涉及進出口環節的收費項目。清理規范口岸經營服務性收費,對實行政府定價的,嚴格執行規定標準;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督促收費企業執行有關規定,不得違規加收其他費用。鼓勵競爭,破除壟斷,推動降低報關、貨代、船代、物流、倉儲、港口服務等環節經營服務性收費。加強檢查,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收費行為。2018年底前,單個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比2017年減少100美元以上。
今年環保不搞“一刀切”
9月27日,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聯合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六省市共同制定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正式公布。今年的秋冬季攻堅方案明確提出,工業企業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一些環保標桿企業甚至可以不予限產。
不少人擔心采暖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對經濟的影響,此次公布的方案明確要求,要因地制宜推進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嚴禁采取“一刀切”方式。方案要求,各地重點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實施采暖期錯峰生產;根據采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可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
不僅是京津冀,另一個重點區域——長三角也發布了《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把錯峰生產提上了臺前。
按照長三角的規劃,從10月1日起至2019年3月31日,長三角地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5%左右。差不多7萬多家“散亂污”企業面臨整治,明確嚴禁“一刀切”,全面采取錯峰生產等措施。
各省扶持制造業
10月31日,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聯合公布,10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0.2,反映外部需求變化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降1.1個點至46.9,刷新年內新低。
目前各省已經出臺了各種政策扶助制造業的發展:
廣東
去年8月,廣東省政府出臺了《廣東省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粵府〔2017〕90號),推動全省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2018年9月底,已累計為企業直接減負約1230億元。
今年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針對政策實施過程中企業反映比較強烈的用地保障、用地價格優惠、工業廠房分割登記、項目審批等問題,省政府修訂完善并于8月31日出臺了《廣東省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的通知》(粵府〔2018〕79號),實施后預計2018—2020年可累計為企業直接降成本超2000億元。
浙江
10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競爭力的若干意見》(浙政辦發〔2018〕 99號),一共35條助力企業降成本政策,可以說是干貨滿滿。
其中包括: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降低企業用能成本;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地成本;進一步降低涉企中介服務收費;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等。
山東
山東省則在不久前出臺了《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根據《規劃》,到2022年,力爭全省高端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萬億元;培育5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千億級企業集團,30家以上綜合實力全國領先的百億級企業,100家“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到2022年,形成濟南、青島、煙臺三個產業核心區,產業規模占全省的60%以上。
江蘇
而另一個制造大省江蘇省,早在7月份就率先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指導意見》,明確成立專門工作機構,研究出臺培育實施方案,重點培育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培育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高端紡織等4個綜合影響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新型產業航母。
另據有關人士透露,在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推出后,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措施正醞釀推出,包括把增值稅稅率從三檔簡并至兩檔同時下調稅率,以及降低社保費率等。
李書福在不久前于南京舉行的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直言,制造業賺不了快錢,但實實在在干制造業,也是餓不死的。
(本文由焦點視界focusvision綜合整理,轉載須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