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氣道氣囊管理技術的目的就是保證合適的氣囊壓力。氣囊壓力過低,可導致誤吸,增加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感染及脫管的機會,而氣囊壓力過高,可導致氣道黏膜損傷,引起的并發癥包括:氣道黏膜壞死、氣管一食管瘺、氣管狹窄和喉返神經損傷。人工氣道氣囊壓力適中,可維護病人安全,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選擇某院ICU 病區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病人90例,隨機分為A、B、C三組。納入標準:病人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置管持續時間3~30 d(7.0±5.5)d。各組間病人疾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三組病人均由經驗豐富的護師執行操作或嚴格指導下級護士遵照執行,所有導管或套管除氣囊充氣外,外系帶均妥善固定,避免因系帶不妥造成的脫管。 病人采用德國產專用氣囊測壓表測壓(該測壓表有注氣、放氣、測壓三重功能),置管當時經最小容量技術測定氣囊充氣量為6~8 ml,測得安全范圍值為20~30cm H2O,常規首次充氣至30cm H2O,以后2 h監測1次氣囊壓力,低于20cm H2O時,給予補充氣量至30cm H2O。 最小容量技術測定:將聽診器置于患者氣管處,邊向氣囊內注氣邊聽漏氣聲,直到聽不到漏氣聲為止,然后抽出0.5 ml氣體時,又可聽到少量漏氣聲,再注氣,直到吸氣時聽不到漏氣聲為止。觀察病人有無導管移位、氣囊破裂、嗆咳、誤吸,正常法吸痰有無血性痰吸出(排除肺出血原因)等并發癥發生。 病人采用觸摸法,“比鼻尖稍軟”為標準,觀察外氣囊硬度,每班憑經驗手感檢查氣囊壓力,并列為每班交接班必查內容,平時也密切觀察,但不常規放氣。觀察病人有無導管移位、氣囊破裂、嗆咳、誤吸,正常法吸痰有無血性痰吸出(排除肺出血原因)等并發癥發生。 病人采用估測法,以“捏氣囊不變扁”為標準,觀察外氣囊硬度,以后常規4 h放氣1次。每次放氣前吸盡口咽鼻孔及氣管內痰液后放氣幾分鐘,再加氣5-7 ml。觀察病人有無導管移位、氣囊破裂、嗆咳、誤吸,正常法吸痰有無血性痰吸出(排除肺出血原因)等并發癥發生。1.三組病人人工氣道氣囊充氣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表1) A組每隔2 h觀察1次氣囊壓力,發現氣囊壓力低于最小容積技術壓力范圍的低值(20±2)cm H2O即補充氣量至30 cm H2O。首次注氣時,30例病人氣囊壓力為30 cm H2O,注氣后2 h,30例病人氣囊壓力為(28.50±1.92)cm H2O,注氣后4 h,60例病人氣囊壓力為(24.50±2.43)cm H2O,注氣后6 h,28例病人氣囊壓力為(21.50±1.84)cm H2O,注氣后8 h,3例病人氣囊壓力為(18.20±2.87)cm H2O。注氣后4 h 壓力與注氣時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 0. 01。 理想的氣囊壓力要求既要阻斷氣囊與氣管壁間的漏氣,又可防止氣囊對氣管黏膜的壓迫性損傷,即為保持有效封閉氣囊與氣管間隙的最小壓力。機械通氣臨床應用指南(2006)指出,高容低壓氣囊壓力在20~30cm H2O時,既可有效封閉氣道,又不高于氣管黏膜毛細血管灌注壓,可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及氣道黏膜缺血性損傷和氣管食管瘺的發生。A組病人采用德國產專用氣囊測壓表及最小容量技術,保持氣囊內壓在20~30cm H2O 是安全有效的,并且操作簡單、精確度高,大大降低了人工氣道相關并發癥。B組和C組因沒有專用氣囊測壓表,憑個人經驗常規注氣,觀察氣囊硬度來決定注氣量,忽略了操作者和病人的個體差異,尤其是B組忽視了氣囊對氣管黏膜的壓迫作用和氣囊壓力上限值,大大增加了人工通氣的風險性。 有文獻報道認為,只要氣囊壓力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不需要常規定時氣囊的放氣減壓。依據是:(1)氣囊放氣后1 h內氣囊壓迫區的氣管黏膜毛細血管的血流根本無法恢復,放氣5 min就更不可能恢復血流;(2)對于機械通氣的危重患者,氣囊放氣將導致肺泡通氣不足,心肺功能不穩定,影響治療;(3)頻繁放氣增加了氣道分泌物進入肺內,引起肺內感染的概率增加;(4)常規放氣往往使護理人員忽視了充氣容積和壓力的調整,反而易出現充氣過多和壓力過高的情況。C組病人4 h放氣1次,反而增加了誤吸、嗆咳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同時,因放氣操作而使導管移位、脫管幾率增加。現代呼吸治療提倡應用“充最小量的氣體于球囊”而起到最佳的氣道密閉效果,使氣管壁的黏膜受到最小的壓力。 從A組和B組監測的結果發現,人工氣道氣囊均存在自動漏氣,而B組未掌握漏氣超過安全范圍值的具體時間,完全憑經驗,外氣囊硬度不夠時就加氣。A組2 h監測1次氣囊壓力,發現注氣后2 h壓力基本無改變;注氣后4 h氣囊壓力已開始下降,但大多數還處于正常值范圍,只有少量氣囊壓力接近低限需要補氣;注氣后6 h氣囊壓力已明顯下降,大多數需要補氣至正常上限值(30 cm H2O),以防止口咽分泌物進入下呼吸道和嘔吐物誤吸、嗆咳等漏氣并發癥發生;而注氣后8 h基本上很少有病人參與監測。故應在每次注氣后4~6 h監測1次,列入每班交接班必查內容。 合理的人工氣道氣囊管理技術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專用氣囊測壓表監測氣囊壓力安全、有效,注氣后4~6 h需補充氣量,而不應常規放氣,以發揮氣囊的最佳作用,有助于減少氣囊對病人氣管壁的損傷,預防誤吸引起的并發癥,提高治療效果。護理人員也必須加強理論和技術培訓,充分掌握氣囊管理技術,提高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