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的設置范圍一般為31~37℃,主要根據患者舒適性和耐受度進行調節,同時保持一定的痰液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
氣體流量的設置范圍一般為8-80L/min,氧濃度最高可以達到100%,這兩者主要根據患者的呼吸衰竭類型進行設置:
Ⅰ型呼吸衰竭:氣體流量初始設置為30~40L/min;滴定FiO2維持SpO2在92%~96%,結合血氣分析動態調整,若沒有達到氧合目標,可以逐漸增加氧流量以提高FiO2最高至100%;
Ⅱ型呼吸衰竭:氣體流量初始設置為20~30 L/min,根據患者耐受性和依從性調節,如果CO2潴留明顯,流量可設置為45~55 L/min甚至更高,達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流量;滴定FiO2維持血氧飽和度(SpO2)在88%~92%,結合血氣分析動態調整。
簡單來說,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的區別在于,前者沒有CO2潴留,主要調節氧濃度以達到氧合目標即可,后者存在CO2潴留,因此需要通過調節氣體流量,達到CO2清除的目標,同時需要調整氧濃度使SpO2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恒定范圍。
不過,用上了HFNC并非意味著高枕無憂了,還需要密切監測,盡早識別出對HFNC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以避免延遲呼吸支持升級,從而使臨床預后惡化。2021版專家共識指出:
在HFNC開始的1~2h內應密切觀察,如果出現任何一個失敗預測指標(呼吸頻率>35次/min,SPO2≤88%,SPO2/FiO2與呼吸頻率的比值(ROX指數)<2.85,胸腹部矛盾運動或使用輔助呼吸肌等),應及時進行呼吸支持升級(NPPV或有創通氣);
若使用HFNC 48h呼吸情況仍無改善,仍存在任何一個上述失敗預測指標,或ROX指數進行性下降,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視為HFNC治療失敗,建議升級為有創通氣。
那么什么時候可以將HFNC撤除呢,2019版專家共識指出,原發病控制后逐漸降低HFNC參數,如果達到以下標準即可考慮撤離HFNC:吸氣流量<20L/min且FiO2<30%。
在此基礎上,2021版專家共識對撤離HFNC的具體流程進行了推薦:在HFNC撤離過程中,建議先降低FiO2,后降低氣體流量,當氣體流量降低到15L/min時停用HFNC,改為C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