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水的形成和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一樣,如晨起的露珠、天氣突然變冷或熱導致車窗上起霧的道理一樣,歸根結底是因為有溫度差,導致了冷凝水的產生。
在應用機械通氣的過程中,氣管插管/切開的患者失去了上呼吸道的溫/濕化作用,機械通氣時就需要使用濕化器予以補償。
①人工氣道與濕化器
人工氣道與濕化器之間是靠管路相連,電極局部水溫達到50~70℃才能保證進入人體呼吸道的氣體達到32~35℃,所以管路內的氣體和管路外的空氣形成了溫度差致使一部分加溫后的氣體冷凝成積水。
在冷凝水的形成過程中,濕化器的溫度和室內的溫度會產生一定的溫度差,當兩者之間的溫度差越大,那么水分析出的就越多,隨之形成的冷凝水也就越多。
②機械通氣時
機械通氣時,肺泡內氣體溫度為37°C左右,飽和水蒸氣壓為47mmHg呼出至體外降低到20°C左右,多余的水分將凝集在呼吸機管路中形成冷凝水。
呼吸機使用時間過長、環境濕度過高或患者體溫過高等因素也會促進冷凝水的生成。
③管路的長度
呼吸機的管路越長也就意味著從濕化器到患者的呼吸道經過的路徑相對變長,隨著溫度下降的就越快,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冷凝水也就越多。
④其他可能原因
* 呼吸機管路中流動的氧氣與管壁產生摩擦,導致氧氣溫度下降,與管壁產生冷凝現象,形成冷凝水。
* 患者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一定的濕度,經過呼吸機時,這部分水分會與氧氣結合,形成冷凝水。